发表时间:2020-12-17 09:35:27
人间蓬莱是孤山 天下胜景好凭栏
图文 亚 平
孤山,乃湖中一孤峙之岛
孤山,风景如画的山,文化堆积起来的山。
孤山,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面积20公顷,山高38米。
1在苏堤看孤山
2上岛必经西泠桥
西泠桥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六朝南齐时就已存在。曾是一处风景如画的渡口。从古诗“西村唤渡处”“船向西泠佳处寻”,可以遐想古人摆渡到这湖中小岛的情景。
3湖中孤峙,挽着里湖,牵着外湖,四周云水茫茫,碧波环绕,烟波渺渺。
4孤山北岸隔着里湖看北山
这就是香山居士所说“蓬莱宫在水中央”了。
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这是怎样美的画风啊。
5岛北摩崖镌刻“孤山”。字高一米五,楷体,是南宋人的手笔。
6走在山间小径,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一棵树一块石,或许承载着一件人文趣事一段史。
7孤山南麓文澜阁
乾隆皇帝因“江浙人文渊薮[sǒu],允宜广布,以光文昭”,建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是为“江南三阁”。
8而杭州文澜阁是圣因寺后的玉兰堂仿宁波天一阁改建而成。各项工费由浙江商人捐办。
9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筑,顺应地势高下,点缀亭榭曲廊、水池叠石,借助小桥互相贯通。
时人记:“阁在孤山之阳(南麓),左为白堤,右为西泠桥,地势高敞,揽西湖全胜。外为垂花门,门内为大厅,厅后为大池,池中一峰独耸,名 ‘仙人峰’”
仙人峰虽比不上苏州留园冠云峰,却也气势昂然,是西湖假山叠石中的精品——
《四库藏书》荟萃当时所有典籍的综合丛书。成书后共抄写七部,分藏七阁,其中一部珍藏在孤山文澜阁。
现江南三阁惟此文澜阁及所藏《四库全书》存世,成为“东南瑰宝”。
七大藏书阁中,圆明园文源阁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大火,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毁于太平天国战乱。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镇江文宗阁是赝品。
作为图书馆的老馆员,古代藏书楼总是心中念想的圣殿。二十年来,拜见过紫禁城文渊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此次到杭州,终于拜谒了古雅的文澜阁,了了多年夙愿。
这回到杭州,再次拜访西泠印社,细细观赏,肃然崇敬。
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印学社团,是享誉海内外的金石篆刻研究团体。社址内明清古建遗址居山而建,布局精巧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11华严经塔。好瘦哦,是篆刻治印老先生的化身吗?
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1924年建。八角形,须弥座上十一层。每级飞檐悬铃。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
12文泉
泉上摩崖镌刻钟以敬篆书“西泠印社”
13西泠印社北门
门柱有楹联:
印传东汉今尤昔
社结西泠久且长
千年岁月,孤山处处名人遗迹。虽然人们已不再著意于赏梅观鹤,却都要到放鹤亭来看看风景,看看这位首先开发孤山的一代名士。
14沿“绿云径”石阶而下,一条花岗石板铺就的小路把人引向孤山北麓的放鹤亭。
凡读过一点中国文化史的人无不知晓宋代隐居诗人和靖先生林逋“梅妻鹤子”佳话美谈。
15 放鹤亭内柱楹联:
山孤自爱人高洁
梅老惟知鹤往还
亭内其他联曰:
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世无遗草真能隐,山有名花转不孤(林则徐)
亭内石壁有《舞鹤赋》。碑文作者为南北朝鲍照。全赋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绘鹤的美丽动人能歌善舞。
碑文字迹系康熙南巡杭州至此,临摹明代董其昌手迹所书。
16放鹤亭东有两株参天大树,浓荫之下,是林逋墓庐。张岱《林和靖墓柱铭》:
云出无心,谁放林间双鹤
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
孤山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17中山公园里有个精致绝伦的小园林叫“西湖天下景”,人在园中仿佛置身深山谷底,溪潭、花木、亭桥,疏密有致,参差有序。
18这座以苏东坡诗句命名的西湖天下景亭有一副以不同字体书写的楹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楹联巧用叠字,顺涌倒读均成联。
有人将叠字折开,略加移动,读作:
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
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
倒是另一番情趣。
19作过历代皇朝行宫的西湖中山公园,是杭州的皇家园林。与北京的皇家园林一样精致古雅,却更温润斯文。许是因为江南的气候、江南的文化所致吧
20孤山,秀丽磅礴。云树古木,凝绿叠翠。
漫步,欣赏。步步是历史,处处是文化。
再见,浸润在诗词歌赋中的孤山。
梦里会来看你,氤氲着桂花馨香的孤山。
2020-11
感谢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