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1-14 19:57:57
游苏州·山塘街·二十景
苏州山塘街属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组织修建,一边是山塘街,一边是山塘河,水陆和陆路兼容,历来是苏州的商贸繁华场所,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叙:“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在特色古街还没有泛滥的时候,它已经在苏州人的生活中流淌了一千多年了。山塘街其实很短,商铺密集,很难领略到山塘街的韵味。山塘街也叫“七里山塘”(也有称“七狸山塘”),可一路朝着西北走到虎丘,不多不少正好是七里路程。只有这样完整的走一遍,才算是真正到过了山塘街。
公元825年,白居易来到苏州担任刺史,虽然他在这里待了不过一年的时间,但却给苏州留下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河流与古街。
从此山塘街就被苏州人称之为白公堤,也成了苏州四季永恒的一道春景。这都得归功于大诗人白居易。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开始漫步人文荟萃的千年老街。
始于唐代的“姑苏第一名街”山塘街,我陪朋友逛了山塘街,其东段商业味道很浓,朋友不愿去,而西北段,也就是一般游客不去的地方。人少,清静,便于细细浏览。
踏上这条街,寺院、宗祠、桥梁、墓志、义局、会馆、宅第,有案可查的古迹竟多达二三百处。苏东坡的祠堂,沈周的寓所,董小宛的竹篱茅舍,就穿插期间。经国务院批准,1200多年历史的山塘街被定为“历史街区”。
1.《山塘二十景》
2.《白居易纪念苑》白居易曾担任过苏州刺史,在任上主持开挖山塘街,为苏州人民做了大好事,人民为纪念他而成立。
3.《山塘胜迹》山塘街东端的牌坊
4.《御碑亭》,《山塘寻迹》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所题写。
5.《冈州会馆》
6.《玉涵堂真趣园》
7.《通贵桥下塘》
8.《星桥》
9.《薛家湾》从“白姆桥西弄”进去,就可看到里面薛家湾和双桥(苏州人称“八字桥”),沿河而居,有船码头,是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10.《东齐会馆》(山东会所)位于山塘街552号,清代建筑。顺治年间胶州、青州、登州三地旅苏商人创建,史载内入驻山东商号最多时290家。乾隆年间重修,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火。现残存门墙、旧屋和碑刻。大门紧闭,不知道里边是荒芜一片,还是修缮一新。
11.《观音阁》位于山塘街573号,桐桥西侧,始建于清。1940年重建,结构为一座两层的跑马楼,楼阁四合,如走马楼,中为天井,前阁歇山造,后楼硬山式,两厢单堆顶,富于变化,正立面底层辟石库门,楣横“观音阁”砖额,楼层设半窗,外墙立一募捐碑,末置“大明弘治十二年夏六月吉日立,里人金组书”。为姑苏城所独有,能明大师于民国32年(公元1943年)出家来到观音阁,在他的记忆中,桐桥的桥顶和观音阁二层楼的窗户在一个水平面上,高度其实不输普济桥!
12.《水巷民居》倚河而生,临水而居,枕水而眠,
13.《普济桥》普济桥位于苏州阊门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桥侧有普济堂,因以名桥。为三孔石拱桥,花岗岩砌筑,南北走向,拱券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全长38.69米,中孔净跨9.16米,矢高4.37米。为山塘佳景之一。游人拾级登桥,西眺虎丘拥翠,东望碧水蜿蜒,两岸民居粉墙素瓦临水而筑,水城风光,荡漾眼底。
14.《敕建报恩禅寺》,即《红楼梦》中的“葫芦庙”。
15.《野芳浜》一代名妓董小宛和冒辟疆曾在此定情,以后嫁到冒家。
17.《青山桥》在山塘街的西端,跨山塘河支流,有“青山桥”和“绿水桥”两桥,两桥相距不远。
两桥名称对偶、形状大小相同,近距百步。
18.《绿水桥》
19.《李鸿章祠》位于山塘街845号的李公祠,后花园名为“靖园”,一度为虎丘中学。幽篁竹林、登楼望山、临池观鱼、蜿蜒土丘,皆遭致文革破坏,现在参观的祠堂大概也是修复的。
20. 《虎丘》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全长约3600米,约合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
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古老苏州的象征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虎丘塔被称作中国的“比萨斜塔”,却没人知道它比意大利闻名世界的斜塔整整提前了400多年建造,所以被称为“东方斜塔”。
千年姑苏,悠然闲逛。七里山塘,寻迹觅史。
谢谢诸位大驾光临!敬请观看续集。
2020.09.23.摄于苏州山塘街。